上一页
1
下一页
摘要极光激酶A(Aurorakinase A,AURKA)已成为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瘤,GBM)的药物靶点。然而,对治疗的抵抗仍然是一个关键问题。通过整合转录组、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芯片-seq)、转座酶-可达染色质测序(ATAC-seq)、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物筛选、碳追踪和细胞外通量分析,我们发现基因和药理学上的AURKA抑制可通过抑制MYC靶点和同时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摘要骨转移是乳腺癌不可治愈的并发症。在晚期,雌激素阳性肿瘤患者的骨转移发生率(>87%)明显高于雌激素阴性患者(<56%)。了解雌激素受体骨向性的机制。+本研究对嗜骨性乳腺癌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小泡和细胞因子进行了检测,以确定骨转移高危患者的液体活检生物标志物。外显子miR-19a和整合素结合的sialoprotein(Ibsp)都被发现在促骨性ER中有明显的上调和分泌。+乳腺癌细胞,增加其在患... 摘要浆细胞淋巴瘤(PBL)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淋巴瘤亚型,常与免疫抑制有关。临床上,PBL患者预后不良。目前对分子病机的认识是有限的。PBL的一个标志是它的浆细胞分化,失去了B细胞标记物,在60%的病例中,它与EB病毒(EBV)有关。大约50%的PBLs含有aMYC易位。在此,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整合基因组分析(WES)和全基因组拷贝数的确定在96个初级PBL样本大队列。我们确定了激活RAS-... 摘要功能性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由治疗性癌症疫苗和肿瘤病毒联合诱导,提供了解决对检查点阻断治疗的抗药性的机会。两种肿瘤疫苗,即自调节蛋白疫苗Kisima和以表达肿瘤相关抗原的LCMV-GP假分型的重组肿瘤性水疱性口炎病毒(VSV-GP-TAA),均显示出作为单一药物的前景。在这里,我们发现,当给予异源的主-Boost方案和优化的给药程序和路径时,Kisima和VSV-GP-TAA联合接种比... 摘要临床前的研究表明,表观基因治疗可以增强癌细胞的免疫原性。我们报告了PEMDAC二期临床试验的结果(n(NCT 02697630)在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UM)患者中,HDAC抑制剂entinostat与Pd-1抑制剂pbrolizumab联合应用。主要终点为客观有效率(ORR),ORR为14%。18周的临床受益率为2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3.4个月。毒性是可... 摘要PTEN在人类癌症中经常发生突变PTEN突变体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PTEN基因突变与免疫调节有关,但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在这里,我们报告了ptenα,ptn的异构体,在癌症的生长停止中仍然是活跃的。PTEN突变。通过CD8的对抗作用+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pTENα导致T细胞功能障碍,加速免疫耐药肿瘤的进展.临床分析进一步发现,PTENα活性突变抑制宿主免疫应答,并导致癌症预后差,与非... 摘要发炎不好的癌对免疫检查点的阻断反应不佳。将肿瘤微环境转化为功能发炎的免疫中枢,将使免疫治疗的临床效益扩大到更大比例的癌症患者。通过对单个细胞转录组、蛋白质组和免疫细胞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一种I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Eninostat,在实验性小鼠结肠癌和低免疫原性乳腺癌中,能促进坏死靶向的重组小鼠免疫细胞因子nhs-rmIL 12的积累。这种联合疗法将肿瘤的先天和适应性免疫环境重新规... 摘要连续循环肿瘤DNA(CtDNA)监测是一种无创性策略,用于预测和监测免疫检查点阻断(ICB)对不同类型癌症的治疗效果。然而,在ICB患者中,ctDNA动力学与肿瘤基因组和免疫微环境的关系有限。在此,我们对73例晚期实体肿瘤患者的临床、全外显子、转录体和ctDNA谱进行了深入分析,涉及30种癌症类型,其中包括一项Ⅱ期临床试验(NCT 02644369),并报告了基因组和免疫前景的变化(主要... 摘要免疫检查点阻断抗体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也存在着严重的毒性和中等的病人应答率等缺点。目前的交付战略,包括旨在避免系统性毒性的地方政府,都无法在数周内可持续地供应药物;不可能调整药物剂量,以降低全身毒性或加强治疗反应。在此,我们开发了一种植入式微型化装置,使用电极嵌入光纤,在几个星期的过程中具有本地传输和测量能力。将局部免疫检查点阻断抗体通过该装置与光动力疗法相结合,可在多种肿瘤模型中获... 摘要在20%-30%的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中可检测到嗜铬细胞症,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本研究用全基因组测序法(WGS)对752例NDMM患者进行了基因序列分析,以探讨其拷贝数(CN)特征与嗜铬细胞增多症的关系。CN标记对嗜铬菌病的存在具有高度的预测作用(AUC=0.90),可用于鉴别其不良预后影响。由235例血液病(AUC=0.97)和34例NDMM(AUC=... 免疫荧光方法中的重要环节1、冰冻切片制备:建议用新鲜组织,否则组织细胞内部结构破坏,易使抗原弥散。选用干净锋利的刀片、组织一定要冷冻适度等,防止裂片和脱片严重。2、组织切片固定:切好片风干后立即用冰丙酮等固定液进行固定5-10min,尤其要... 免疫组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汇总1. 石蜡切片在染色过程中出现脱片现象?一般来说,如果用多聚赖氨酸包被过的片子做正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话是不会掉片子的。但如果要做抗原修复的话,如果片子处理不好的话是有可能掉片子的。你可以试试一下的方法:a... 免疫组化技术常见问题:1、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的比较?2、一抗和二抗的选择要点和技巧是什么?3、在什么情况下使用Triton-X100?4、封闭血清的选择原则是什么?5、抗体孵育条件的比较?6、一抗4度孵育后为什么要进行37度复温?7、DAB...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指标的意义临床病理工作中,我们常用到“肿瘤细胞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记”,但是许多单位只写阳性结果,不写临床意义,其结果对临床帮助不大,因为许多医生不懂得这些结果的意义,因此建议大家在出此类报告时,把“肿瘤细胞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 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学习与讨论本法系利用从鲎的变形细胞中提取的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细菌内毒素检查包括两种方法,即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进展细菌内毒素试验(简称“鲎试验)。自1973年以来,鲎试验被证明是一种有效检测细菌内毒素(热原)存在的试剂。于是1973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署(FDA)就推荐鲎试验用于生产工艺流程的内毒素质量控制。因为这种鲎试验的灵敏... 免疫沉淀(IP)的常见问题及解答1. 用于一般免染的抗体是否都可以用作免疫沉淀实验? 答:抗体的性质对免疫沉淀实验影响很大。抗体不同,和抗原以及Protein G或Protein A的结合能力也就不同。所以一般免染能结合的抗体未必能用于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