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
下一页
摘要辅激活子相关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CARM1)促进转录,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这是通过修饰组蛋白和染色质结合蛋白来实现的。我们鉴定了核因子I B (NFIB)作为CARM1底物,并表明这种转录因子利用CARM1作为共激活因子。生化研究表明,三联基序29 (TRIM29)是甲基化NFIB的效应分子。重要的是,NFIB具有致癌和转移活性,并且经常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过度表达。在这里,我们... 摘要虽然肾细胞癌(RCC)的突变和转录景观是众所周知的,但表观基因组却知之甚少。我们使用芯片序列、ATAC序列、RNA序列和单核苷酸多态性阵列来表征透明细胞(ccRCC)、乳头状(pRCC)和嫌色细胞RCC (chRCC)的表观基因组。我们整合了来自42名患者的153个独立数据集,并指定了50个组织学特异性主转录因子(MTF)来定义肾细胞癌组织学亚型,包括EPAS1和ETS-1在ccRCC中... 摘要建立AURORA US转移项目的目的是确定与转移相关的分子特征。我们通过RNA测序、肿瘤/种系DNA外显子组和低通全基因组测序和全局DNA甲基化微阵列分析了55例转移性乳腺癌女性患者(51例原发癌和102例转移癌)。在大约30%的样本中观察到表达亚型的变化,并且与DNA克隆性变化相一致,特别是涉及HER2。在转移瘤中观察到雌激素受体(ER)介导的细胞间粘附基因通过DNA甲基化机制下调。微... 摘要在这里,我们研究了白细胞介素-1β (IL-1β)抑制因子细胞因子,IL-1受体拮抗剂(IL-1rn)在健康和异常造血中的作用。低IL-1RN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中很常见,是生存率降低的预后标志。用IL-1RN和IL-1β单克隆抗体canakinumab治疗减少了白血病细胞的扩增,包括CD34+祖细胞,在AML异种移植物中。IL-1rn的体内缺失诱导造血干细胞(HSC)分化... 摘要胰腺癌的特征在于大量的结缔组织增生,一种由细胞外和细胞成分组成的致密基质,其中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是主要的细胞成分。然而,CAFs的组织来源仍有争议。在这里,我们通过对小鼠进行全面的谱系追踪研究来确定胰腺CAFs的组织来源。我们发现内脏间充质,即胰腺上皮起源的内胚层周围的胎儿细胞层,产生了正常胰腺中大多数的常驻成纤维细胞。在胰腺癌的遗传小鼠模型中,常驻成纤维细胞扩张并构成caf的... 摘要尽管进行了新辅助/转化化疗,cT4a/bN+胃癌的预后仍然很差。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和抗血管生成剂在晚期胃癌中显示出活性,但它们在新辅助/转化环境中的疗效尚不清楚。在这项单组II期探索性试验(NCT03878472)中,我们评估了ICI (camrelizumab)、抗血管生成(apatinib)和化疗(S-1奥沙利铂)联合应用对cT4a/bN+胃癌新辅助/转化治疗的疗效。主要终... 摘要活检是肝癌病理诊断的推荐标准。然而,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切片和染色,以及训练有素的病理学家来解释组织图像。在这里,我们利用拉曼光谱研究人类肝组织样本,开发并验证了肝癌体外和术中病理诊断的工作流程。我们通过使用拉曼光谱结合深度学习,以快速、非破坏性和无标记的方式将癌组织与邻近的非肿瘤组织区分开来,并通过组织代谢组学进行验证。该技术允许对癌组织进行详细的病理学鉴定,包括亚型、分化等级和肿瘤阶段。... 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通过重振CD8+t细胞介导的免疫,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然而,全身性CD8+t细胞分布是ICI反应的一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但其特征仍不明显。我们评估了锆-89标记的CD8特异性单臂抗体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示踪剂的安全性、成像剂量和时间、药代动力学和免疫原性89实体瘤患者在开始ICI治疗前和治疗后约30天的zed 88082 a(NCT 04029181)。没有出现... 细节摘要小眼症转录因子(MiT)家族易位肾细胞癌(tRCC)是一种罕见的肾癌类型,其特征尚不清楚。在这里,我们展示了tRCC肿瘤和正常邻近组织的全面蛋白质组学分析,以阐明这种疾病的分子景观。我们的研究表明,缺陷DNA修复在tRC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代谢过程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都明显失调。蛋白质组学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数据将mTOR信号通路确定为潜在的治疗靶点。此外,分子分型和免疫浸... 摘要提高对规范疗法的反应需要通过识别具有增强的细胞可塑性的离散细胞群来对动态肿瘤异质性进行机械理解。我们之前已经证明了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不同耐药机制,但是对这些人群相关的细胞状态和标记物的全面理解仍然知之甚少。在这里,我们确定了一个预先存在的耐药细胞群体在原始基底细胞癌肿瘤标记的表面标志LY6D。LY6D+肿瘤细胞在空间上是局部的,具有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样特征。使用计算工具,有机类和空间工... 免疫荧光方法中的重要环节1、冰冻切片制备:建议用新鲜组织,否则组织细胞内部结构破坏,易使抗原弥散。选用干净锋利的刀片、组织一定要冷冻适度等,防止裂片和脱片严重。2、组织切片固定:切好片风干后立即用冰丙酮等固定液进行固定5-10min,尤其要... 免疫组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汇总1. 石蜡切片在染色过程中出现脱片现象?一般来说,如果用多聚赖氨酸包被过的片子做正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话是不会掉片子的。但如果要做抗原修复的话,如果片子处理不好的话是有可能掉片子的。你可以试试一下的方法:a... 免疫组化技术常见问题:1、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的比较?2、一抗和二抗的选择要点和技巧是什么?3、在什么情况下使用Triton-X100?4、封闭血清的选择原则是什么?5、抗体孵育条件的比较?6、一抗4度孵育后为什么要进行37度复温?7、DAB...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指标的意义临床病理工作中,我们常用到“肿瘤细胞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记”,但是许多单位只写阳性结果,不写临床意义,其结果对临床帮助不大,因为许多医生不懂得这些结果的意义,因此建议大家在出此类报告时,把“肿瘤细胞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 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学习与讨论本法系利用从鲎的变形细胞中提取的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细菌内毒素检查包括两种方法,即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进展细菌内毒素试验(简称“鲎试验)。自1973年以来,鲎试验被证明是一种有效检测细菌内毒素(热原)存在的试剂。于是1973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署(FDA)就推荐鲎试验用于生产工艺流程的内毒素质量控制。因为这种鲎试验的灵敏... 免疫沉淀(IP)的常见问题及解答1. 用于一般免染的抗体是否都可以用作免疫沉淀实验? 答:抗体的性质对免疫沉淀实验影响很大。抗体不同,和抗原以及Protein G或Protein A的结合能力也就不同。所以一般免染能结合的抗体未必能用于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