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T人群中,作为一线治疗,与GP相比,AP显著改善PFS,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34%。重要的是,我们观察到AP组的存活率增加了4.3个月。AP也导致显著高于吉西他滨和顺铂的ORR。正如所料,两种药物的组合与每种药物的已知毒性作用一致。
据我们所知,在mTNBC一线治疗的3期研究中,该试验中的AP达到了数字上最长的PFS和最高的缓解率,中位PFS为9.8个月,ORR为81.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阿替唑单抗,一种PD-L1抗体3,22和一种PD-1抗体pembrolizumab23,实现了具有临床意义的PFS和/或OS益处(补充表3).然而,两者都建立在相对较弱的控制方案的基础上,中位PFS仅为5.0-5.6个月3,23,而GP doublet在该试验中的中位PFS为7.4个月。此外,在第2、4和6个周期结束时,疾病进展率分别仅为0% (0/127)、2.4% (3/127)和9.4% (12/127),实现了快速反应(补充表4).TNBC是一种侵袭性疾病,通常需要高度有效的方案来减轻肿瘤负担并迅速缓解症状,这可能是AP双重疗法成功的部分原因。最后,AP doublet被纳入中国的医疗保健体系,可能为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提供一种负担得起的选择。
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一线AP双联体的价值。GP在本次试验中的疗效与我们之前的3期试验相似(分别为7.4个月和7.73个月)。这不仅证实了GP方案对mTNBC的抗肿瘤活性,而且基于这两项研究的结果,通过间接比较,AP的良好疗效可归因于紫杉醇加吉西他滨,进一步支持了AP方案对mTNBC患者的疗效。在一项随机的2期临床试验中,纳米紫杉醇联合卡铂也证实了纳米紫杉醇和铂在mTNBC中的应用5.通常,对于在生物学和分子学上与TNBC相似的癌症类型,如浆液性卵巢癌和肺鳞癌24紫杉烷和铂的双重方案是一线治疗标准。在TNBC,在2期临床试验中,贝伐单抗联合nab-紫杉醇/卡铂达到了9.2个月的PFS和85%的ORR25,而在3期试验中,在紫杉醇/卡铂中加入彭布罗珠单抗,然后加入蒽环类和环磷酰胺,pCR率增加了13.6%26.因此,有理由假设一线nab-紫杉醇/铂二联方案,而不是单药化疗,可能是探索新药物添加的合适化疗支柱。
AP doublet将其疗效的改善转化为显著的生存益处。死亡风险的降低可能是由于当与顺铂联合时,na B-紫杉醇比吉西他滨具有更高的抗肿瘤活性。我们首先确定了mTNBC人群中化疗组相对于另一组的生存益处。然而,我们不知道在相同的剂量和方案下,AP是否可以达到改善OS对nab-紫杉醇对顺铂的交叉作用。
对于mTNBC患者来说,联合治疗还是序贯治疗是最佳的,这引起了讨论。先前的研究表明,与序贯单药治疗相比,联合治疗没有带来显著的生存益处,并且增加了毒性,尽管改善了缓解率和PFS27。然而,这些研究的人群包括所有亚型,不仅限于mTNBC。由于mTNBC具有侵袭性行为,具有较高的肿瘤负荷和内脏转移倾向,因此不确定mTNBC是否可以从不同的方法中获益。此外,对于mTNBC的一线治疗,在临床实践和临床试验中经常考虑联合治疗5,23,28。例如,在KEYNOTE-355研究中2355%的研究者选择吉西他滨加卡铂作为医生的治疗选择。由于这些原因,我们在系列研究中探索了mTNBC患者的一线联合化疗(NCT02341911)15。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为联合治疗提供了更多的证据,并确定顺铂为联合治疗的替代方案。
正如预期的那样,AP组的神经病变发生率高于GP组(AP组的any级为63 %, 3级为19%),这可归因于na B-紫杉醇联合伴随的神经毒性顺铂以及长期暴露于这两种药物。在我们之前的2期试验中,纳布-紫杉醇(125 mg/m2在d1、d8和d15)加上顺铂(75毫克/平方米2在d1)每28天导致72.6%的任何级别的外周神经病和26.0%的3级外周神经病。在这项研究中,降低nab-紫杉醇的相对剂量强度似乎可以降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然而,TNI tality试验报道,在64例患者中,3级外周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5%(与本研究中的nab-紫杉醇剂量相同),这表明在常规剂量下,顺铂诱导的外周神经毒性更为频繁和严重。在决定一线治疗方案时,应考虑神经病变。总的来说,AP的大多数毒性作用都是轻微的,很少限制治疗。GP组比AP组有更多的患者出现剂量减少(37.3%比16.5%),两组中停止治疗的患者相似(19.0%比22.8%)。
本研究也有一些局限性。基于80%功率的PFS的主要终点评估样本量,对于3期试验而言,80%功率可能更低,样本量可能无法提供AP方案的完整毒性特征。需要更多的人群来进一步确定AP对mTNBC患者的PFS和OS益处。其次,正在进行一项回顾性转化研究,但我们没有从患者身上获得所有样本,因为转化部分不是前瞻性设计的。
总之,与GP相比,AP三联疗法在mTNBC患者中取得了更好的疗效,且毒性可控,因此是一线治疗的一种选择。在所有可用的一线证据的背景下,由于mTNBC对所有人的高效力,该双重抗体也可以作为进一步评估新药物的化疗主干。我们中心已经开始了AP联合PD-1抗体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该方案的疗效和生存期。